首页 / 那些年 / 文萃大观

八百年古都风华,燕京城闾巷交错

2016-05-20 来源

胡衕是北京城的文化之脉
  “左边就是宋庆龄故居,再有个三分钟就到银锭桥咯!”

  白色对襟衫、黑色灯笼裤、千层底布鞋、手拿湿毛巾,一身“职业装”的车夫老张一边踩着三轮车,一边给记者介绍途经的景点……在北京后海,花不贵的价钱,坐在老式遮阳篷人力车上,穿梭在青砖灰瓦的胡衕里,“八百年古都风华,燕京城闾巷交错”的传奇故事如曲乐般徐徐入耳,撩动心弦。

  在北京,有一句老话叫“大胡衕三千六,小胡衕赛牛毛”,说的就是这座城池与胡衕交织相融的关系。其实谁也说不清,究竟是北京孕育了独特的胡衕文化,还是胡衕成就了厚重的古都文明。

  围绕着后海老胡同片区,你既可以去恭王府感受王府奢华,也可以在荷花市场的酒吧小酌一杯,你会看到各国游客漫步湖边,也能遇上提笼架鸟的居民悠闲散步。你也可以租一条脚踏船泛船后海,还可以和在后海野泳的街坊们切磋泳技;再登上中轴线最北端的钟鼓楼,远远看到泛着金光的建筑,那是春日里的紫禁城。

  钟楼脚下,年逾六旬的何大爷正坐在钟楼湾广场边上的石头围栏上,深深地咀着烟嘴儿,漫漫地看着过往行人。关于北京胡同的故事,老人是永远也讲不完的。“中国人最讲一个‘人气儿’,住房子也要接着‘地气儿’,这胡衕里的生活最有那股子人情味儿。”何大爷告诉大公报,虽然现在的楼房舒服方便,但老北京人还是稀罕胡衕深处的熟人大院。

  九旬老人眷恋胡衕生活

  在钟楼脚下住了一辈子的何大爷说,他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家一户。“你看,这个院子,是极少见的西房为上,而且都上百年了。再看那个院子,以前有个门楼的,后来拆了……”

  按照社会学理论,胡衕里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东家几口人,西家有啥事,街坊邻居都一清二楚。“平时出门买菜,见面就打个招呼,有啥事都能彼此照应,咱们过的就是这个热乎劲儿。”

  同样眷恋胡衕的还有张奶奶。“这可是一条将近1000岁的老胡同啦。”年近九旬的张奶奶颤颤地说。老人指的是位于北京西城长椿街国华商场后身一条名为三庙街的胡衕,也是京城最古老的胡衕。据考证,三庙街胡衕的历史可追溯至辽代,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当地居民说,在辽金时期,三庙街胡衕就相当于今天的西单、王府井,相当繁华。

  “每天我都要来回走上几趟。”张奶奶自小就在这里长大,她说,胡衕里既安静又安全,不像外面吵得慌。只要在胡衕转悠转悠,自己的心里就舒坦敞亮。

  古城之脉记录生灵流涌

  北京文物保护协会会员陈光中告诉大公报,老北京人之所以喜欢胡衕,首先因为与高楼大厦相比,胡衕之间的宽度较小,不会形成涡流,所以非常舒适宜居。此外,胡衕院落间紧密相联,邻里相熟,天然形成了一种既热闹又和谐的人文氛围。

  其实在北京,胡衕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交通衢道本身,它更像是老北京人生活的依托,京城文化的脉络。它好似一座座北京风情博物馆,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展映着万千生灵的律动流涌。

  胡衕青年难舍胡衕大院 
铃铛胡衕抬头可见钟楼

  每个人都有不忘的家乡情,也许承载着北京人家乡情结的就是胡衕。

  当记者走进钟楼广场时,回忆不断涌现。记者在十多岁时与父母搬至钟楼脚下,直到成年,成为平房“上楼”大军中的一员。

  何大爷与记者是街坊,自民国起他家就在这里,三年前的区域整改中他家的五间北房得以保留。记者在钟楼湾遇到老邻居,立刻便熟络起来。就像何大爷所说,胡衕里彼此都熟悉,即便搬走了,重游故地时也一定会遇到老朋友。

  住在后海边上的“90后”小伙左巍也说,每次遇到“上楼”的老邻居回来打点老房时,绝不会有一点儿生疏,而是像亲人一般请到家里喝茶叙旧。

  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胡衕街坊。左巍对大公报说,小时候父母不在家时,他就到邻居家吃“百家饭”;下雨天主人不在家,院子里晾的衣服会有邻居帮忙收起来;深夜里有老人病了,青壮年邻居都急忙出来,帮着送病人去医院;下水道堵了,街坊立刻拿来各样的工具,没一会儿就修好了……这样的故事在胡衕里代代重复,却很难在楼房里再现。

  左巍最爱念叨的电影,就是前不久著名导演冯小刚主演的《老炮儿》。左巍把最能代表北京“劲儿”的同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他这样的“胡衕串子”,一类是各个机关大院出来的“大院儿孩子”。他说,胡衕出来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怕、“光脚不怕穿鞋的”、“混不吝”(什么都不在乎),而部队大院儿里的孩子天生带着军人的“霸气”。
90后“胡衕串子”左巍

  童年的左巍就是与“胡衕串子”和“大院儿孩子”的玩耍中度过的,这两类孩子甚至时常“约架”,但长大后若相遇“盘道起来”,会发现特别和睦,因为骨子里都是“地道的北京爷们儿”。

  如今,昔日一同玩耍的伙伴们陆陆续续都“上楼”了,可左巍还是无法割舍这里。他还是习惯早上去面点铺买一个麻酱烧饼,下班回家前从回民肉铺带一包现切的牛羊肉,嘴馋了就去胡衕的小餐馆里吃一碗地道的爆肚。当然,他最喜欢的,莫过于在夏天的傍晚,在院子里的大槐树下,吹着后海刮来的阵阵清风,和全家人一起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炸酱面。
胡衕是北京城的文化之脉

  即便整改后的胡衕不再有随处可见的菜市场,生活用品的补给需要到三公里以外的交道口或新街口,狭小的胡衕也不便停车,这里的居民仍然“坚守”在这里。

  “你看他,”何大爷指着一位正在跑步的中年男子对记者说,“我看着他长大,他以前还想着‘上楼’住,现在也不舍得了。多少年的习惯啊!”

  南锣鼓巷:重拾文化魂
游人如织的南锣鼓巷

  在北京,若说起最著名的胡衕,则非南锣鼓巷莫属。“蜈蚣状”的天然小巷、星罗棋布的特色店铺、美国《时代周刊》眼中“亚洲最佳风情地”之一、诸多外国元首来京必去之所……然而,就这样一条名声远播的胡衕,不久前却主动放弃AAA景区资质。按照南锣鼓巷商会会长徐严的话说,现在南锣鼓巷“商业味道太浓,丢了文化,丢了‘魂儿’。”
“奥巴马”为南锣鼓巷“打广告”

  作为一处极具特色的古老街区,南锣鼓巷迄今已历700余年。这条与元大都同期建成的胡衕,是中国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也曾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结合的典范、北京旧城改造工程中各街区效仿的样板。

  “我们是2011年12月开的店,当时效益还不错,最好的时候一天就能卖出5万多元的货。”在南锣鼓巷入口处一家名为WOO的店铺里,店主季女士告诉大公报。这家不大的店铺主要经营各色锦缎围巾,时尚的材质、现代的缝纫、中国风的纹路,都契合着南锣鼓巷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精神气质。

  然而,就在2010年前后,名声日隆的南锣鼓巷迎来了游客的爆发式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房租的飙升:老店选择离开,极具文化特色的小店被酒吧、小吃店取代。“这条巷子已经变味儿了。”从小就住在南锣鼓巷的康大姐说,原来老街的安然祥和、悠远沉静已经荡然无存。
今天的南锣鼓巷里有很多炸鸡店、果汁店

  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胡同研究者祁建向大公报表示,现代商业与古旧风貌必须保持在一个平衡点上。今天的南锣鼓巷,其商业色彩正使其原有的文化气息慢慢丧失,老街那种原初的安逸已经难以找寻。

  徐严介绍,暂停接待旅游团、主动申请“降级”是好事,这将给南锣一个静下来思考的机会。下一步南锣商户要自律管理,自动关停数十家有问题商户,逐步实现业态升级,最终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北京胡同之最

  1、最长的胡衕:东交民巷。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全长近3公里,旧中国时为使馆区。